深色模式
NFC 相关
NFC 技术标准
NFC(近场通信,Near Field Communication)技术标准主要由ISO、IEC、ECMA和NFC Forum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和管理。这些标准确保不同厂商生产的NFC设备能够互操作,并支持多种应用场景,如支付、门禁、数据交换等。
技术标准:
ISO/IEC 14443简介:这是最常用的NFC标准之一,定义了非接触式智能卡的通信协议,适用于13.56 MHz频段。
类型:
- Type A:使用ASK(振幅键控)调制方式,广泛用于支付卡(如MIFARE卡)、身份证、护照等。
- Type B:使用不同的调制和防冲突算法,主要用于身份证件和某些国家的电子护照。 应用:支付、身份验证、门禁控制等。
ISO/IEC 15693简介:定义了“Vicinity Cards”(邻近卡)的标准,工作频率也是13.56 MHz,但通信范围比ISO/IEC 14443更大(约1米左右)。 应用:工业自动化、资产管理、供应链管理、图书馆管理等场景。
ISO/IEC 18092/ECMA-340简介:这两个标准定义了NFC的基本通信协议,ISO/IEC 18092是ECMA-340的国际标准版,描述了NFC设备之间的“主动模式”和“被动模式”通信。 应用:主要用于点对点通信(例如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)以及与非接触式智能卡的通信。
ISO/IEC 21481/ECMA-352简介:定义了NFC的“被动模式”工作原理,主要用于NFC设备与非接触式智能卡之间的通信。 应用:设备与卡片、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非接触式通信。
NFC Forum简介:NFC Forum是一个行业联盟,致力于推广NFC技术的使用。该联盟定义了一套NFC标签类型和数据交换格式,以确保跨厂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。 主要标准: NFC-A(Type A)、NFC-B(Type B)、NFC-F(Type F):这些标准与ISO/IEC 14443和ISO/IEC 18092兼容。 NFC-V(Type V):兼容ISO/IEC 15693,适用于Vicinity Cards。 NDEF(NFC Data Exchange Format):定义了NFC数据交换的格式,用于在NFC设备之间传输数据,如URL、文本、媒体文件等。 应用:数据共享、文件传输、智能海报、智能广告、电子钱包等。
FeliCa(ISO/IEC 18092的一部分)简介:FeliCa是由索尼开发的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,符合ISO/IEC 18092标准,用于NFC Type F。 应用:主要应用于日本和亚洲的电子支付和公共交通(如日本的Suica和香港的八达通卡)。
Mifare
是NXP公司的产品
Mifare Classic卡
Access Bits 的作用
举例,Access Bits:FF0780
按字节翻转
8007FF改写成二进制
1000 0000 0000 0111 1111 1111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
1000 0000 00000111 1111 1111如果前后部分互补,说明这是个合法的 Access Bits
取出前半部分
1000 0000 0000从后往前取三个字节的最高位
001从后往前取三个字节的次高位
000依此类推,取第3高位
000依此类推,取第4高位,即末位
000
取得的4个数字,分别表示
NDEF
一种NFC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格式
